苗木失水过多 栽植的蓝莓苗树苗木大多数来源于外地苗圃,由于起苗、运输到栽植少则需要3~5天,多则需要十几天,这一过程会引起苗木失水,严重影响蓝莓苗树的生命力。
根系活性差或损伤严重,在北方地区蓝莓苗以组培繁育为主,营养钵抚育幼苗,南方地区绿枝扦插繁殖仍有采用。在育苗过程中苗木根系遭受病虫害侵染或旱涝危害,导致根系受损和活性差,有的苗木在钵内生长期过长或钵过小等抑制了根系的生长。“老化苗”或病弱苗种植后,在管理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虽不会死但也不能正常开花结果。
土壤pH值不适宜,土壤pH值过高,当pH值为6.0时,死株率增加;当pH值达到7.0时,植株会逐渐死亡。土壤pH值过低土壤性状差,栽植前土壤改良不到位。如有机质含量低、保水性差和过湿而通气性不良的土壤均不适宜蓝莓苗的生长。
栽植过深,苗木栽植较深,根颈部被埋进了土里,造成根系生长分布层的氧气缺少,影响其呼吸作用和吸收功能的正常发挥,不能及时给发叶抽梢后的苗木提供水分和养分,从而引起苗木生长停滞。栽植管理不当,蓝莓苗栽植后遭受干旱、渍涝、病虫为害、药害等,导致生长受抑制,从而出现不死不活的现象。 施肥过于集中,栽植时没有把改土材料、有机肥和土混匀后分层回填到坑内,而是集中施到根系分布层,产生烧根现象。另外,选肥不当也会抑制苗木生长。